日前,一些美国官员声称“外资纷纷撤离中国”,关税政策沉重打击了中国经济。但实际上,这是哄骗美国人民的说法。事实恰恰相反,外资继续流入中国,美资企业也不断增资。
统计显示,2019年1-7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4050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33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3%。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以及全球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还有如此多的外资涌入,显示了中国投资机遇的吸引力。
即使是通过加征关税逼迫本国企业回流的美国,在华投资依然保持增长。比如,上半年实际利用外资全国第一的江苏,今年1-7月,苏州共引进美资项目33个,29家美资企业增资,使用美资同比增长230.4%。
美国发动关税战,选择了一个最错误的时间。如果说以前是“中国制造,美国消费”的贸易结构,在中国召开十九大以后,这个模式实际上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一个重要变化是,中国已经从一个依赖出口的国家转变成内需驱动型的经济体,消费在gdp中的比重持续超过60%以上。关键是中国正进入四亿多中产阶层消费升级的阶段,因此,对美国的商品、服务需求正在快速增长。
另一个变化是中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工业与服务业进入升级转型进程,这种巨大的变化产生了更多的投资性需求,比如重视环保带来的大量机会,比如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开放政策需要引入更多外国金融企业。美国在高端服务业与高科技行业具有全球优势,因此,中国可以提供更多的机遇,比如在苏州,美国医疗器械巨头赛默飞、美国独资的水处理器企业滨特尔都增加了在华投资。
此外,中国的市场规模为美国企业维持技术优势提供了几乎唯一的研发环境。现在世界正在进入以5g为主导的万物互联时代,企业产品的改进与升级需要大数据的支撑,如果没有形成足够的数据并及时改善、开发产品,那就很容易在全球竞争中落后。以电动车为例,全球只有中国形成了巨大的应用市场,对于正处于不断技术改进的行业,新能源汽车需要足够的客户使用数据帮助自己进步。中国巨大的市场规模提供了这一资源,如果美国企业放弃中国市场,相当于放弃了参与新工业革命的门票。这也是美国特斯拉在上海投资造车的逻辑。
因此,在中国市场对美国企业需求大增,在中国为高质量发展而进行技术变革的时刻,美国发动的贸易战恰恰阻碍了美国企业在中国获取更多的市场和机会。这也是尽管如此美国企业依然选择增资中国的原因。但是,贸易政策造成的不确定性影响了美国企业在中国的投资,这可能让美国企业丧失先机。
统计显示,1-7月,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43.1%,占比达29.3%。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59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高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97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3.2%。这是一些很高的增速。从国别看,主要投资来源地中,德国、韩国、日本、荷兰对华投资分别增长72.4%、69.7%、12.6%和14.3%,这意味着这些国家的企业在美国企业受到制约时,抢先进入中国占领市场。
事实上,美国这番折腾也没有实现“制造业回流”的目的,因为美国不具有发展制造的优势。贸易战影响了企业家的投资决策,美国企业既失去在中国市场的先机,美国也没有得到更多投资。美国8月markit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降至49.9,是2009年9月以来首次跌破50荣枯线。
无法让制造业回流,美国企业转去别的国家投资就可行吗?答案是不行。近日,《华尔街日报》一篇调研报道显示,美国企业撤出中国进入越南办不到,因为中国在产品制造上领先越南15年,这种差距意味着无法与在中国的企业竞争。所以,美国的关税政策真正损害的是美国企业的利益,他们持续处于不确定性之中,延误面向长远生存的决策。
中国巨大的消费需求、转型升级的投资机遇,以及工业革命的需求,为世界各国拥有先进技术与高端产品的企业提供了机遇。中国政府不断改善营商环境,持续扩大开放,营造更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投资环境,必将吸引越来越多的外资到中国寻求更好的发展。
(信息来源:21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