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将是一个重大的转折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9日至21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出席会议。
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总结2018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19年经济工作。李克强在讲话中对明年经济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并作了总结讲话。
2019年宏观政策要强化逆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时预调微调,稳定总需求。
具体来说,要做好7个方面的工作,包括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
其中在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方面, 要努力满足最终需求,提升产品质量,加快教育、育幼、养老、医疗、文化、旅游等服务业发展,改善消费环境,要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加大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短板等。
12月21日,中国社科院数量所研究员沈利生指出,因为外需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所以明年要把国内市场做好。国内市场潜力比较大,关键是要开源节流,降低税费,让企业能盈利,让居民能提高收入。
在这方面,要做好政策协调,因为有些部门有自身利益,改革后实际企业和居民税负不一定会降低。“这个时候就要做好平衡,实际上税负降低后,整个经济总量蛋糕做大了,国家税收也会增加很快。”他说。
做好七项工作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 明年要抓好七个重点方面的工作。
在制造业方面 ,要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在扩大市场方面,要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在乡村振兴方面,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切实抓好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实落地,合理调整“粮经饲”结构,着力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
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要统筹推进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要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助推力。
在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方面,要加快国资国企改革,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和公平竞争原则,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营造法治化制度环境,保护民营企业家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在对外开放方面,要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要适应新形势、把握新特点,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要放宽市场准入,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保护外商在华合法权益特别是知识产权,允许更多领域实行独资经营。
在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要完善制度、守住底线,精心做好各项民生工作。要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重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要增加对学前教育、农村贫困地区儿童早期发展、职业教育等的投入。
上述7个方面相互关联。
12月21日,中国投资协会副会长刘慧勇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要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就需要改善民生,就需要有好的社保条件,目前国内社保城乡差距还是比较大,特别是农村养老中缴纳金额和发放金额都较少。实际上过去农村居民向国家缴纳公粮是超低价格实施的,这时候国家对农村反哺的话,就可以多拿钱提高农村居民的养老金标准。
另外要做大国内市场,投资作用巨大,大规模增加债券发行可以促进投资增长。“现在短板领域还是很多,通过增加债券筹集资金再进行投资,很有必要。”他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解决好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宏观分析师唐建伟指出,今年中央代替地方发的专项债券额度有1万多亿元,明年可能会增加到1.9万亿元。
他指出,因为是逆周期调控,实际上是2019年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会比2018年更加积极,进而可以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振兴实体经济
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了促进制造业发展和做大国内市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在制造业领域,要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要稳步推进企业优胜劣汰,加快处置“僵尸企业”,制定退出实施办法,促进新技术、新组织形式、新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要增强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健全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抓紧布局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加大对中小企业创新支持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形成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
在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领域,要努力满足最终需求,提升产品质量,加快教育、育幼、养老、医疗、文化、旅游等服务业发展,改善消费环境,落实好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增强消费能力,让老百姓吃得放心、穿得称心、用得舒心。
我国发展现阶段投资需求潜力仍然巨大,要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加大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城际交通、物流、市政基础设施等投资力度,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短板,加强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将制造业发展放在一年经济工作的首要方面,反映出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在提升。同时,明年要促进国内市场发展,如何让消费发挥巨大作用,显得很关键。
而要促进制造业发展,则需要降低制造业的成本,这包括土地成本、融资成本、劳动力成本、税费成本等。
12月21日,沈利生指出,中央提出要降低各类成本,但是实际执行时,各个部门都有自身利益,执行起来会遇到困难。降低企业税费负担,这涉及到部门利益问题,地方政府需要按法律规章办事,降低企业负担。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实际上促进制造业发展,降低实体经济成本,促进消费的政策多年以来一直不间断出台,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今年以来居民消费增速在快速下降。2018年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26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8.1%,名义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1个百分点,去掉物价,已经有多月增速低于6%。
为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增加对学前教育、农村贫困地区儿童早期发展、职业教育等的投入。要完善养老护理体系,努力解决大城市养老难问题。要下更大气力抓好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和交通安全。
要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在加快省级统筹的基础上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把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药纳入医保。要继续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要构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分类指导,夯实城市政府主体责任,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
12月21日,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宏观分析师唐建伟指出, 关键是要让市场发挥作用,地方部门少干预,让企业、社会和个人发挥能动性,出台真正的改革措施且能落地,经济会自然保持较高的增速。
(信息来源:21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