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9月27日凌晨,美联储发布议息会利率决议,宣布上调联邦基金利率25个基点至2%-2.25%,此次加息获得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委员全票通过,符合市场预期。
这一次加息是美联储的2015年底开始的加息周期的第八次加息。从会后公布的利率点阵图看,美联储2018年内加息四次的概率增大,并维持2019年加息三次、2020年加息一次的预期不变。随着从近乎零的位置逐步加息至今,已经开始带动全球进入加息周期,将对新兴市场国家产生重要影响。
继续加息主要是基于乐观的预期,此次会议,美联储国内生产总值增速预期有所上调,今明两年分别由6月份的2.8%和2.4%上调至3.1%和2.5%,提高了2021年经济增速预测(1.8%)。当前,美国一些指标已经显现经济过热现象。比如里士满联邦储备银行刚刚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制造业指数创历史新高,此外,最近的数据显示美国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创下20年新高,上一次在这个水平还是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时期。
特朗普公开批评了美联储加息,他称自己是一个低利率支持者。此前他也表达了这样的看法,但尊重美联储的决定。特朗普从就任以来,就表现出想要控制货币政策以达到发展经济和发动贸易战的目的。在今年初,美国财长曾公开表示“美元走软对我们是好事,因为它与贸易和机会相关”。现在,特朗普不想美联储加息冲击“特朗普景气”,包括繁荣的经济与节节走高的股市,这有利于提高中期选举中的民意支持率,也可以让自己在与中国贸易博弈中处于“优势位置”。
但是,美联储表示加息不会考虑政治因素的影响,并再次重申贸易摩擦问题长期而言将不利于美国经济,这几乎是共识。9月26日,欧洲央行发布研究报告警告称,全球贸易战的升级对美国造成的伤害远远超过世界其它地区。这份研究报告模拟了美国对所有进口商品加征10%的关税,并且其他国家也对其采取对等报复措施的情形。预测结果显示,这将拖累美国经济2个百分点。英国央行行长卡尼也在7月的一场演讲中提到,全面的贸易战会成为全球经济主要的拖累因素,美国会是全面贸易战的最大输家。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还首次表达了对新兴市场的看法,承认部分新兴市场主体正经受严重问题,海外经济增速略有放缓,但也表示美联储不能过于担心联储政策的外溢效应对新兴市场的影响。
首先,在美国次贷危机期间,全球齐心协力共渡难关,发达国家央行长时间维持超宽松货币政策,给新兴经济体造成负担。但是,当美国复苏后,美国却抛弃新兴经济体,取消一致行动,不顾其货币政策的外溢效应,美国已经丧失了国际道义。
其次,尽管很多新兴经济体遭遇冲击,比如阿根廷、土耳其等国,可能还会有其他国家遭殃。但是中国受到的影响较小,因为中国最近两年多一直实行紧缩性政策,与美国处于相反的周期,因此,可能会带来影响,但构不成威胁。
市场现在担忧的是美国经济增长可能无法持续。这是因为,美联储加息会减缓全球经济增长,并最终影响到美国经济,这是其一。其二,美国减税政策的刺激效果将会在2019-2020年左右衰竭;其三,贸易摩擦将会对美国就业产生意想不到的冲击并通过价格影响到消费;其四,石油价格上涨以及贸易战带来的价格提高可能提升通胀水平,从而促使美联储加快加息进程。
可以看出,美国经济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贸易摩擦、减税效应递减、石油价格以及新兴市场风险等。而这也将对中国产生影响。因此,中国还会在一个时期内面临不确定性的环境。
尽管中国有一些通胀压力因素,但总体上并不太强,也会平缓。人民币汇率也不会承受过高的压力,这是因为中国经济总体稳定。因此,当前美联储加息对中国货币政策与汇率水平还构不成需要“被迫反应”的程度,决定性因素依然是国内市场的改革、发展以及预期的调整。
事实上,美国经济繁荣让其处于一个周期的顶点,尤其是其高悬的股市以及房价,使得资产价格承受压力,即使不会出现新的金融危机,也会出现高点回落现象。与此同时,一些较小的新兴市场经济体比较脆弱,随时可能受到冲击。因此,投资者可能应该现在就开始规划分散风险,增加对冲避险。
这种格局对中国而言比较有利,因为中国股市等资产价格处于历史低位,与美国相比意味着风险小,同时,中国也不像其他新兴经济体那样负有过高外部债务,中国外汇储备全球第一,杠杆主要源自国内债务,在中国市场开放的大环境下,可能会吸引更多的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甚至可能是国际避风港。
(信息来源:21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