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目前全国养老金累计结余较多,可以确保按时足额发放,在社保征收机构改革到位前,各地要一律保持现有征收政策不变,同时抓紧研究适当降低社保费率,确保总体上不增加企业负担。
2019年1月1日开始,社保基数核定和征收不再由社保局负责,改由税务局接管。相对于社保部门,税务部门可以掌握相对真实的员工人数和工资总额,会导致此前少缴或没缴社保的企业不可能继续逃缴,但是如果按照目前的社保费率缴纳,可能会出现大量中小企业承担不起而倒闭的问题。因此,此次国常会意在安抚市场,避免过度担忧。
制度改革与建设略显滞后,这些年来社保是在逐步探索的过程中。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速,我们现在需要认真设计和完善社保机制,才能避免将来面临更大挑战。因此,这已经不是社保费率高低的问题,而是需要一个全新的有效的顶层设计。
社保体系是在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建立的,因此,在建立前的国有企事业以及各类党政机关都没有社保积累,也就是一开始建立就出现社保欠账。这些欠账主要由财政补充以及现收现支,这又进一步出现社保基金个人账户“空账”。
为了完善社保制度,避免窟窿越来越大,首先要做的就是强化征收,改变过去欠缴、少缴、不缴等不能依法管理的现象。如果大量企业或个人欠缴、少缴、不缴,那积累的亏空就会越来越多,此外,那些合规缴纳企业成本更高,不利于市场公平竞争。
现在社保由税务部门征管,由于国地税合并后以中央垂直管理为主,地方政府为招商引资提供优惠社保费率的可能性降低,那些长期逃费的企业也无法继续逃费,具备可以实现依法公平征收的条件。与此同时,全面征收也可以避免养老金中央调剂以及全国统筹时各地利益分歧。
但是,必须认识到企业逃费的一个根本原因是费率太高。如果不有效降低社保费率,在经济转型期启动全面征管,就很可能给大量企业带来巨大压力。因此,只有将社保费率降低到合理的可承受水平,才能推行全面执法征收。
中央政府也可以考虑尽快将国有企业资产和收益划转到社会保障基金里面,历史欠账要由国有资产及其收益解决。但是,一直以来,在划转比例、以股权还是以现金形式划转、持股之后基金的管理权、基金对所持权益的投资权等方面,多个部门和机构之间要达成共识并还需要一个过程。
如果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的进程延缓过久,那么,社会对社保制度的担忧就不会消失,拒绝缴纳的也会更多,因为现在拿退休金以体制内与国企员工为主,而且体制内与体制外的养老金水平差距较大,导致人们缴纳意愿不强。
可以看出,社保制度看上去是“完整的”,但是运行起来,没有考虑去降低社保费率并严格执法,也没有及时将国有资本充实到社保基金中去,支持这种运行机制的基础是过去经济高速增长,财政收入有足够余力来填补“窟窿”,但是,现在财政支出压力加大,社保制度必须加快改革。
在提高征管效率的同时,降低社保费率,并抓紧将国有企业资产和收益划转到社会保障基金之后,必须着手精兵简政,减少财政供养人员,精简程序,提高效率,实施节流开源。
我们的社保支出压力相当程度上是由通胀造成的。货币刺激经济增长的模式制造持续通胀,使得养老金购买力不断缩水,养老金收缴规模以及增值水平落后于通胀,不得不提高支付水平。我们应该主动控制自身的“货币冲动”。
社保制度能否完善关系到中国未来的命运,如此重大的课题需要有一个系统性的设计,严格与及时的落实,并将改革方案与时间表公之于众。
(信息来源:21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