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个互联网公司寻求海外上市,既包括小米、美团等独角兽,也有优信、猎聘、宝宝树等公司,刚成立三年的拼多多也在其中。
在全球资本市场动荡不安的背景下,这些公司接受较低估值集中上市,一个主要原因是现在很难融资,直接上市可能是最好办法,也能为风险资本投资提供退出通道。
过去十年,中国互联网兴起第二波创业浪潮,与此前不同的是,这次所有不同领域企业都遵从同一种模式,即烧钱引流(量):通过补贴消费者扩大市场占有率(流量),放大估值,寻找变现机会。
乐视、小米都是以低价硬件扩大终端占有率(流量),然后希望在互联网服务中获取利润;拼多多也以更加低廉的商品价格导流。补贴则是互联网服务企业主要流量争夺手段,网约车、外卖、网络售票等开始都以补贴争抢客户。
烧钱做多流量的模式源于对美国企业的模仿,比如亚马逊通过提供便利与低价商品服务吸引更多客户,增加他们的黏性,然后为他们提供更多服务以赚取利润。这意味着前期需要大规模投入,未来收入增长速度可能会是指数级。因此,此类互联网公司被认为不适合以往的p/e或者是p/s估值方式,而是成长性。
随着中国金融去杠杆工作的推进,廉价流动性支持的风险投资泡沫正在破灭。共享单车疯狂烧钱模式无以为继成为泡沫不可持续的标志性事件。独角兽类互联网企业过高估值,也源于风险资本严重过剩,都想参投独角兽,通过后者估值泡沫扩张增加自身的业绩,吸引更多资金。这是一个资本集体吹泡沫的过程,通过财富效应制造新与旧的落差,引导社会资源与政策资源流向这一领域。
我们认为,现在是互联网经济去泡沫化的开始,流量估值模式与规模导向的传统发展思维类似,在相当程度上,只讲规模,不讲效率。中国市场足够大,足以培育和壮大很多互联网服务企业,但是,应该效率和技术导向,优化资源配置,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而不是在短期内只关注烧钱、流量、估值,舍本求末,难以持续。
我们认为,在互联网泡沫吹大过程中,监管部门如果不能维持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不能实现消费者权益保护与知识产权保护,只会加速互联网泡沫以及市场无序化。实现高质量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是市场的法治化,没有对消费者与知识产权保护就不可能倒逼供给侧提高商品质量与服务水平,如果新旧经济不能公平竞争,就会鼓励投机。
在过去若干年,三种怪象扰乱了中国人正常价值判断,影响了经济与社会健康运行。
第一怪是炒房,炒房获利可能是一个普通人踏实工作一生的收入,而房价上涨可能使他十几年工资收入大幅贬值;其次,就是互联网企业烧钱用各种营销方式吸引流量,做大估值,鼓吹所谓创业人一夜暴富;其三,网红现象泛滥,个人通过夸张的营销手段吸引更多粉丝(流量)并转化为名利双收,比如写民粹主义文章,迎合“审丑”的表演,软色情直播等。最极端的是年轻演员经过粉丝(线上线下制造话题)营销搞成流量小生(小花),依靠话题和颜值就能成为明星。
流量变现模式与炒房一起,刺激了中国人对财富的焦虑,鼓励人们投机和走捷径发财致富,而遵纪守法、踏实勤劳、诚实、不走捷径的人则会在财富分配中落伍。中国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扭转整个社会这种错误的分配模式以及价值导向。只有个人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并踏实工作,企业以消费者为中心持续提高效率与技术水平,政府能够维持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并实现消费者保护,中国经济才会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加公平以及更可持续的发展。
(信息来源:21经济网)